从日报主编到院报总编的过度——鄂东医疗集团(湖北黄石中心医院)编辑部 刘克雄
光阴似箭。一晃我从黄石日报社调到黄石中心医院已近七年时间了。曾经在报社从记者、编辑到主编,干了十一年。当时我负责跑文教卫生线,交结了不少校长、院长朋友。直到有一天,黄石中心医院的院长动员我到该院负责宣传,还是干我的老本行——编报纸。
在院长的"再四"召唤下,冲着领导对我的信任,我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前来医院。我在报社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了,转行到医院干宣传,虽说还是写稿子,但要负责全院的宣传工作,还是令我惶恐不安、倍感压力。
到医院编辑部上班的第一天,面对空空如也的办公桌,我开始怀念以前采访完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QQ闪动的日子。那些忙着采访、写稿、编辑加策划的日子,每次看到QQ闪个不停,心里就“犯堵”——怎么有那么多事?怎么线上单位的活动总爱扎堆?怎么通讯员的稿子常在我埋头赶稿子时发来?……突然一下从纷繁的新闻采编工作中“跳出”,心里又觉得“空落落”的。
从新闻媒体的采编从业人员,到医院负责院报院刊宣传岗位;从过去常常被人迎来送往的记者编辑,到医院非主流人员的宣传人;从记者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到医院按步就班早八晚五的作息制度。职业角色的转变,让我不得不“用一百分的热情和两百分的努力”去面对职业角色的转变。多年的记者生活,让我逐渐“练就”了一种“功夫”——就是逐渐懂得“与其把时间和精力浪费怨天尤人上,倒不如静下心来,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适应新的工作模式和节奏。”——反正“办法总比困难多”。
从“正当年的老记者”到“医疗行业新兵”。说实话,从记者到医院工作人员,一开始的心里落差挺大的。一方面,之前由记者工作带来的“光环”没有了,和以前熟悉的“线上单位的领导、朋友、兄弟”们再接触起来,少了些“底气和资本”;另一方面,对于新接手的工作,每天进办公室前我都会在心里默默地“祈祷”一番——“但愿今天没有太多的复杂工作交给我,但愿我能够‘又快又好’地完成今天领导和同事们交办的任务,但愿领导和同事的交托和信任我没有辜负……”
也许是领导和同事们认为我是“写稿专业”,把一些发言稿、甚至是职能部门和科室的经验总结材料也交给我写。说句自嘲的话,我这哪是搞宣传,简直成了医院的秘书。我觉得,刚来一个新单位要从头做起,只有埋头苦干,干出成绩来,大家才会真正地认可你。
记得有一次在医院举办的通讯员写作培训班上,我与医护人员进行对话时,我曾这么说:“我是把医院宣传工作和院报新闻工作当作一份‘事业’来对待,而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我对新闻写作始终充满着一种‘激情’,而不仅仅是一种‘感情’。”
“山中岁月容易过,世上繁华已千年”。转眼间,进入医院宣传部门已经七年。在这七年时间里,我体会到了医院宣传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体察了医院之间竞争的激烈与残酷。在宣传部门七年时间,我得到的煅练远远比想像的要多得多。
在编辑部,我带头写稿,坚持自己制作每一则院报院刊的新闻标题,并亲自编排版面和负责带教年轻的同事们。因为做编辑多年,我喜欢一个词叫“折腾”。把记者折腾来折腾去,稿子就有看头了,把美编折腾来折腾去,版面就漂亮了,可以说编辑也是个得罪人的活儿。如今从事院报院刊编辑工作,这点“爱好”没变。只要有领导的指示,有读者打电话来说说这个稿子或者版面的好与坏,心里也就满足了。虽然院报不是专业媒体了,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虽然媒介已变,但新闻不死。
写稿之余马不停蹄地报计划,做策划,订方案,工作强度之大丝毫不亚于报社。市卫计委一位主要领导对我调侃说:“你的工作是值得自豪的,成绩显著,位居总编,属下有两位正牌大学毕业的美女研究生,忙得值!”
2015年3月,黄石市委市政府为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以黄石市中心医院为核心组建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医院、黄石市妇幼保健院成建制划入集团后,原院报报名《中心医院报》顺势改为《鄂东医疗集团报》,随即成立了集团编辑部。
前不久,在召开的中国卫生政治思想工作促进会省级医院分会、宣传工作委员会、医院报刊专业委员会2015年年会上,《鄂东医疗集团报》被评为全国优秀院报。在湖北省卫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医院宣传学会第二十次年会举办的2014年度“好新闻、好版面”评选工作中,黄石中心医院首次双双荣获“好新闻、好版面”二等奖。
作为曾经的《黄石日报》记者编辑和主编,我认为自己有义务、有责任办好院报院刊,正如当初医院院长张杰把我引进到医院来时,说的一句话:“专业人做专业事”。自己虽然辛苦了点,但是却从中深深体会到了无穷趣味,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我背上了行囊,再度出发。在鄂东医疗集团的舞台上,我又将挥洒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同样的忐忑不安,但是不同的是,我的信心足了,因为我已经准备好了接受全新的考验和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