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中国人口报】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力探索医养结合新路径——以黄陂区健康管理联合体为例
日期: 2018-01-05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的疾病治疗和养老问题成为一些家庭的困扰。作为需求侧的慢性病老年患者病理过程长,需要持续的、综合的医疗康复护理服务。而作为供给侧的医疗卫生机构,为了适应老年人的养老需要,发展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非常必要。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以区人民医院和区中医医院两家三甲医院为依托,组建了两个健康管理联合体,通过不断优化健康养老服务供给,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力,将满足居民健康养老需求作为当前健康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建立集日间照料、居家养老、完全托养和医养结合等于一体的养老模式,大力培育专业化组织和“互联网+”服务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地区实际的医养结合新路径。

实践做法

(一)建立以资源整合为基础的医养结合模式。黄陂区通过实践探索出三种形式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一是建立健全区级公立医疗机构与大型民营养老机构合作机制,倡导医联结合模式;二是基层卫生院与公立养老机构联手,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鼓励医养签约模式;三是推动医疗机构拓展健康养老服务,推进“医中有养”模式。例如,横店卫生院在医院内建立健康养老中心,设置45张老年康复床位,为入住老人进行体检、慢病筛查及多发病、常见病治疗,向他们提供医疗及养生保健等方面的健康服务,保障了入住健康养老中心的老年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实现了入住老人、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的“三赢”。

(二)建立以老人需求为核心的智慧医疗服务体系。黄陂区现有5.8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基于老年人的健康养老需求,区人民医院和区中医医院与健康管理联合体成员单位中的街道(乡)卫生院联合,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制作健康卡,并通过流程与环境改造,建立信息中心,构建“互联网+”智慧医疗服务数据库,汇集全区健康信息及医疗业务相关数据,完善区、街道两级信息平台建设。鼓励和支持健康管理机构提供专业化、规范化和个性化的智慧医疗健康服务。街道(乡)、村(社区)两级对辖区内老年人进行调查,针对有需要的老年人,通过家庭及个人购买服务的形式提供服务。以村(社区)健康管理室为依托,将养老服务照料作为健康管理联合体医疗机构的延伸服务项目,开展日托型服务。

(三)建立以基层村(社区)为依托的分级诊疗体系。黄陂区健康管理联合体在各村(社区)建立健康管理室,并加挂“健康服务站”的牌子,以此为依托,由基层村(社区)的全科医生与居民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书,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引导居民到签约全科医生处首诊,逐步建立疾病分诊机制,让签约居民享受“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服务和由此带来的获得感。通过开展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服务、特需服务等在内的多样化服务,使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在基层得到落实。

问题与建议

黄陂区在医养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实践中虽然摸索出了一条医养结合的新路,但还有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布局存在结构性矛盾。部分养老服务机构养老用房紧张,而且面积偏小、空间不足、设施简陋。二是医疗服务条件较差。大部分养老机构与距离较近的街道(乡)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订协议,由于合作方式操作较为简便,大部分流于表面,对养老机构医疗水平的提升有限。三是专业的医养结合护理人员缺乏。部分服务人员的素质偏低,其专业水平、业务能力、服务质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医养结合护理需求。四是相关政策法律不健全。一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不能获得医疗机构身份、不能纳入医保定点单位。根据黄陂区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的经验与问题,笔者认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想要大规模推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力,创新医养结合一体化服务方式。各级政府在对基本的医养服务给予支持的同时,要明确家庭、个人承担应尽责任,根据医养结合一体化签约服务对象的健康评估情况及签约居民的实际需求,确定不同的服务方式:一是家庭型医养结合一体化服务。以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为主体,其他医疗机构和相关服务机构为支撑,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和生活照料为主的基本型服务,重点是开展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和家庭病床等居民需求的服务。二是开展日托型医养结合一体化服务。充分发挥健康管理专家团队和家庭签约医生的作用,以社区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为主体,开展老年人群的生活照料和医疗等个性化服务。三是机构型医养结合一体化服务。以政府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为主体,在机构内开展老年人群的生活照料和医疗等个性化服务。

(二)从人才建设的供给侧着力,优化医养结合一体化服务团队。要从人才建设方面着力,不断优化医养结合一体化服务团队。一是要建立以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为主、其他卫技人员配合的医养结合一体化签约服务团队,在辖区政府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领导下,为村(社区)居民开展家庭型医养结合一体化签约服务。建立全科医生签约服务激励机制,加大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的绩效考核分值权重。二是建立养生宣传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等参与的医养结合一体化养老服务团队,在辖区政府和民政部门组织领导下,协助开展日托型和机构型医养结合一体化服务。三是建立以家政服务员、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等参与的服务队伍,在相关部门的组织领导下,逐步为居民提供个性化康复疗养服务。四是探索将养老护理人员纳入公益性岗位范畴,为养老护理人员设立政府特殊岗位补贴,通过提高专业护理人员的待遇和地位,吸引更多专门人才从事养老护理工作。

(三)从政策设计的供给侧给力,建立完善医养结合一体化工作机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激发养老、助残、医养结合护理等服务主体活力,创新服务供给方式。一是整合卫生计生、民政、人社、工商、体育等部门的网上健康便民服务资源,建立健康服务综合信息网,提供基于网上预约、网上查询、网上咨询的医养结合一体化服务。二是推行新农合总额预付,建立“结余留用,超支分担”的机制,倒逼医疗机构为减少居民发病而主动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同时,推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模式,指导居民合理就医和病人有序流动。通过调节经济杠杆,不断提高居民接受健康管理的积极性。三是对入住医养结合老年护理机构的老年人,在继续对其医疗护理费用按现行政策进行报销的基础上,探索将他们的生活护理费纳入护理保险基金的支付范围,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报销;对符合家庭病床认定条件、居家养老接受日间照料的老年人,人社部门要联合民政部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按照适当比例分担这些老年人的费用。四是要处理好医疗与养老、政府与市场、管理与服务、物质与精神、当前与长远五对关系,把医养结合养老产业打造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要解决好“养谁”“谁养”“怎样养”的问题,真正做到政府与公办养老机构发挥好兜底职能,让贫困高龄、失能半失能、失独等特殊老人群体,通过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方式安享晚年,增强他们的获得感。(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卫生计生委 吴先敏 )

(来源:《中国人口报》2017年12月29日第三版)

 



[来源: 中国人口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