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计划规划
2017年度全市医政医管(中医)工作要点
日期: 2017-07-19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2017年度全市医政医管(中医)工作要点

 

2017年,全市医政医管工作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和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鄂东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建设和全市卫生计生工作重点及“两控四改工作任务,坚持以群众更满意为目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体系、改善服务、提升能力、科学管理,协调推进各项工作。

一、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一)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1.深化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推进城市公立医院以取消药品加成为核心的综合改革7月31日起,所有城市公立医院含国有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继续支持鄂东医疗集团、鄂东医养集团改革与发展。支持国有企业医院改革改制。巩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成果。

2.完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理事会、监事会制度,进一步落实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公立医院人事管理、内部分配、运营管理等自主权。建立院长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制,探索引入第三方开展绩效评价。

3.继续调整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做好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的相应医疗服务价格成本测算工作,合理调整城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针对县级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出现的调高与高低“倒挂”问题,继续协调物价部门调整完善县级医院医疗服务价格。

4.深化编制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合理核定公立医院编制总量。完善编制备案管理办法,逐步实行编制备案制。对紧缺、高层次人才,可按规定由医院采取考察的方式予以公开招聘。加快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公立医院实行岗位分类管理和全员聘任,确定绩效考核方案,实行以岗定薪、优绩优酬。

(二)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1.开展“健康管理十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试点。在大冶市、阳新县开展“健康管理十分级诊疗”试点工作,推行医保总额支付改革,实施医保基金“总额预付、过程管理、超支分担、节余留用”制度,推进医疗、医保和医药“三医联动”,充分调动医疗机构开展分级诊疗、预防保健服务的积极性,促进医疗机构服务功能由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转变。

2.完善城乡健康医共体建设。重新调整完善城区现有健联体,支持市中心医院等三级医院和有实力的二级医院通过双向选择,以托管、直接举办等紧密型协作方式,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组建紧密型医共体(联合体),实现服务同质化、利益共同化、责任一体化、管理一体化。在大冶市、阳新县探索实施县、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实行“六统一”,即统一行政领导、统一人员调配、统一绩效管理、统一经济分配、统一医保费用调控、统一监管考核。同时,探索将村卫生室作为乡镇卫生院的派出机构,实行“两统两分”,即村医统一聘用、工作统一考核、经济分户核算、风险分别承担。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加强对医共体(联合体)内落实对口扶持、双向转诊、远程医疗、健康管理等工作的考核,并公立医院参与医共体(联合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考核,组织二级、三级医院专科医师和社会办医机构参与组建家庭医生团队,促进人员、技术等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诊疗流程互通、诊疗资料共享,增强基层服务能力推动基层首诊,探索建立急慢分治模式。

3.提升远程医疗服务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推动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图诊断、远程培训指导等服务,依托互联网+,积极探索“当地检查、远程诊断,当地住院、远程会诊,当地服务、远程指导”等远程医疗服务模式。

4.建设分级诊疗信息管理平台。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共享转诊信息,提高转诊效率,规范转诊流程,加强转诊监控。

5.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进一步强化对口支援、医师多点执业政策落实,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出台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实施方案,明确不同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完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加强对分级诊疗标准和转诊管理制度的考核。综合运用医疗、医保、价格等手段,建立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制度。

(三)发展社会办医,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1.促进社会办医项目落实。围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中心,认真落实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

2.补齐医疗资源短板。引导民营资本在新建开发区、城乡结合部和大冶、阳新等医疗资源短缺地区,重点发展老年病、长期护理、慢性病管理、安宁疗护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加快建设涵盖影像、检验、诊断、会诊等方面的远程医疗中心,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看病就医需求。

3.支持多点执业。放宽条件、简化程序,鼓励医师到基层医疗机构多点执业。逐步放开公立医院在职或退休主治以上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或开设工作室。

4.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按照《黄石市区域医疗卫生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湖北省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16一2020年)》,指导各县(市)区制定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优化医疗服务资源布局。进一步促进医养融合。

二、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一)加强医疗机构能力建设。

1.加大重点专科建设力度。组织好县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的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创建工作。加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

2.推进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工作试点。落实《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技术方案》和住院病案首页、医学名词临床版ICD一10、临床版ICD—9—CM—3“四统一”,推进湖北DRGs分析监测平台应用。逐步实现运用DRGs开展医院评价,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收付费。

3.提高护理服务能力。开展优秀护理人员评选表彰活动。落实《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一2020年)》,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护理特别是老年护理服务能力。

(二)继续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

1.认真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大考核评价力度。

2.深化优质服务。重点做好预约诊疗、日间手术、信息推送、结算服务、药事服务、急诊急救、优质护理等工作,三级医院全面实施预约诊疗服务,推动实名制预约诊疗试点工作。不断扩大日间手术试点医院及病种范围。深入开展优质护理。逐步取消二级以上医院成人门诊输液室。引导二级以上医院逐步开设银医通等便捷化服务设施。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落实便民、惠民措施,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3.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总结和宣传各地的有效经验和先进典型,命名一批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示范单位、科室和个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

(三)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1.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落实院长的控费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纳入院长年度考核和医院评审内容,与财政拨款、项目审批、床位变更、诊疗科目变更、评先评优等密切挂钩,确保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降到35%以内、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

2.强化控费措施。依托省级医疗费用管理监控平台,开展专项巡查、实行追责问责。继续推行10项费用指标、50种疾病费用面向全社会公示。通过信息化大数据监控,实施院内“三项指标”排名和公示,对医师的抗菌药物总费用、耗材使用总费用、辅助检查总费用进行统计,并以科室为单位进行个人排名和全院公示

3.加强医疗服务行为监管。继续开展过度医疗专项整治行动。完善处方点评制度、医德考评制度、大型医院巡查制度、医务人员不良执业积分制度。

4.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和成本核算,推进按病种付费,用活结余留用政策,促进公立医院转方式、调结构,激发内生动力。

(四)统筹推进医疗机构相关能力建设。

1.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建设。继续强化部门配合,果断处置、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保障医务人员安全。全面落实医疗责任保险,完善“三调解一保险"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及保障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不断加强医院内部防范和周边环境整顿。

2.提高儿童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儿童医院和综合医院儿科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区域内儿科医疗资源。调动儿科医务人员积极性。督促做好儿童就诊高峰期的医疗服务保障工作。

3.深入开展城乡对口支援工作。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深入推进市中心医院、市中医医院对口支援大冶市、阳新县的人民医院、中医院工作,推动对口支援医院方建立长期紧密有的合作关系。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重点加强阳新县人民医院的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按照《湖北省警地医疗对口支援实施方案》的要求,继续开展警地合作。

4.提高医院信息化应用能力水平。以电子病历为核心,以流程再造为关键,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以资源共享、便民利民为目标,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信息化应用水平。着手建设分级诊疗信息平台。推进远程医疗常态化应用。

5.规范疾病应急救助工作。规范疾病应急救助工作流程,完善救助基金核报制度,加强指导督查力度,推进制度落实。做好疾病应急救助专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相关制度间的衔接,加强协调配合,发挥基金使用的最大效益。

加强医疗机构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一)加强医疗机构和医师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1.实施不良行为积分管理。贯彻落实《湖北省医疗机构不良行为积分管理办法》、《湖北省医务人员不良行为积分管理办法》,加大对不良执业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2.建立医师退出机制。贯彻落实《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对严重违规违法的医师予以依法注销执业许可,实现医师执业全过程、动态化和高效能的监管。

3.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按照国家关于15种限制类临床应用技术的管理规范和质控指标要求,指导相关医疗机构做好备案前的自我评估和应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依托相关质控中心加强对限制类临床应用技术的事中事后监管。

4.规范医疗临床诊疗科目和城区乡镇卫生院管理。按照管理权限进一步规范中医医院诊疗科目执业登记,规范部分二级以上医院的二级诊疗科目执业登记。进一步简政放权,将城区(含开发区)镇卫生院的行政审批、行业监管权,按有关文件规定全部从市卫生计生委下放至所在地的区卫生计生局管理。

(二)深入贯彻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开展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活动

1.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落实院长、科室主任的医疗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健全市级医疗质控中心组织,新建新生儿等3-4个医疗质控中心,加强医院自身医疗质控体系建设和医疗质量安全管理。

2.开展二级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注重内涵"的评价方针,不断完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引导医院加强内涵建设,完成二级医院的现场评价工作。

3.开展医疗质量安全医德医风专项活动。3月份,在全市医疗机构开展医疗安全与医疗风险防范自查整顿月活动。在警示教育、全员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安全医德医风工作检查考核。各医疗机构要组织医疗核心制度、诊疗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医德医风等“三基”知识的全员理论考试,对考试不合格者予以暂停执业、跟师学习和调离岗位处理。同时,市卫生计生委组织开展全市医疗卫生核心医疗制度、诊疗规范、医疗质量管理知识和医德医风建设考试比武活动,并根据检查考核和大比武结果进行总结表彰和奖惩兑现。

4.加强院感管理。分级负责开展院感培训和检查考核。市级对二级及以上医院及城区一级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组织次院感培训和考核检查。

(三)切实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监管。

1.完善医疗核心制度建设。组织各医疗机构全面完善18项核心医疗制度,加强全员学习培训和检查落实。

2.完善临床路径管理。针对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1010个病种临床路径,狠抓宣传培训和组织实施。加强肿瘤、肝炎、艾滋病、卒中等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管理,开展重大疾病诊疗效果评价。三级医院全部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力争二级以上医院符合进入临床路径标准的患者,入组率不低于50%,入组后完成率不低于70%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数达到本院出院病例数的50%。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中,三级综合医院不少于15个专业60个病种,至少包括心血管介入、神经血管介入、骨关节植入治疗和肿瘤性疾病等病种;三级专科医院不少于10个病种,应当包括各专科主要病种;二级综合医院不少于10个专业40个病种,至少包括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骨科、肿瘤科主要病种;二级专科医院不少于8个病种,应当包括各专科主要病种。

3.加强医疗信访件办理。严肃查处各类医疗服务投诉,进一步落实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信用管理制度和积分管理制度。

4.促进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进一步充实医疗质控指标体系,依托病案首页数据库、DRGs等信息化技术平台,充分发挥品管圈等质控工具的作用,提高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水平。

5.加强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监测。落实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临床安全使用管理,做好医疗安全事件的监测工作,探索建立重点科室患者安全管理指南。

6.加强血液安全管理。大力推进无偿献血,加强血液安全管理,巩固血站核酸检测,健全血液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完善血液安全预警和应急保障机制。推进临床用血考核评价制度落实。

(四)认真贯彻执行“九不准”,加大行风建设力度。

1.健全行风建设责任体系。进一步明确办医主体、医疗机构抓行风建设的主体责任,明确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抓行业、管行风的监管责任,落实单位主要负责人抓行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责任。

2.着力开展重点问题专项整治行动。聚焦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药品耗材招标采购、医疗质量安全风险隐患、违法违规执业等重点问题,加大整治力度。建立用药和医用高值耗材公开公示制度,加大高值耗材、辅助用药和特殊药品的监管力度,重点加强对普外科和骨科等科室的管理。

3.开展大型公立医院巡查。按照省、市《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2015一2017年)》的安排,继续组织实施对2所二级中医院、4所二级公立医院的巡查。

4.严肃查处违反“九不准”案件。加大“九不准”执行力度,严肃查办典型行风案件,进一步遏制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5.强化行业自律意识。开展行风教育培训和行风评测,落实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实行行风一票否决制。强化自律意识,规范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引导广大部职工恪守服务宗旨,塑造行业清风正气,切实改善群众看病就医的感受。

坚持中西医并,全面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1.大力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继续推进“三堂一室创建工作,凸显中医药发展特色,提升服务能力。支持市中医医院和县级中医医院统一托管或技术指导城区和农村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国医堂”,建立黄石市“国医堂”专科联盟。

2.坚持实施“三名”战略,提升市、县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做好省级中医重点专科申报,加快发展中医制剂临床应用。支持市中医医院在全省排名继续前进1-2位。协助做好对市中医医院省级大型公立中医医院巡查工作

3.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繁荣中医药文化。围绕健康管理,加强“治未病”科室建设,提升疾病预防和养生保健服务能力。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推进湖北瑞晟生物有限责任公司等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

 

 



[来源: 黄石市卫生计生委 ]